MongoDB爱好者
垂直技术交流平台

Mongodb 复制的纽带--Oplog

Oplog 可以说是Mongodb Replication的纽带了。

  • 作用:

当Primary进行写操作的时候,会将这些写操作记录写入Primary的Oplog 中,而后Secondary会将Oplog 复制到本机并应用这些操作,从而实现Replication的功能。
同时由于其记录了Primary上的写操作,故还能将其用作数据恢复。
可以简单的将其视作Mysql中的binlog。

  • 大小:

Oplog 是一个capped collection。
在64位的Linux, Solaris, FreeBSD, and Windows 系统中,Mongodb默认将其大小设置为可用disk空间的5%(默认最小为1G,最大为50G),或也可以在mongodb复制集实例初始化之前将mongo.conf中oplogSize设置为我们需要的值。
但是由于Oplog 其保证了复制的正常进行,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和容灾能力。
我们可以通过如下两个图(MMS)来了解他增加的情况:
131

123
上图分别是Oplog 每小时的增量,以及现有Oplog 存储了多少小时的操作。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来监控并观察oplog情况。我们需要足够的oplog大小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。
也可以通过命令来查看:
db.getReplicationInfo()

我们在生产环境中很可能会发现,可用disk的5%可能不够用,那么我们就需要进行Oplog 的扩容了。

  • Oplog的扩容
  • 背景:一个由3个节点组成的复制集。
  • 主节点:A 从节点:B,C
  • 需求:Oplog扩容,尽量少的影响业务。
  • 思路:先由从节点开始,一台一台的从复制集中剥离,修改,再回归复制集,最后操作主节点来减少业务影响时间。
  • 流程:
  • 先将B节点关闭,去掉–replSet启动参数,更换启动端口–port,将节点以单机模式启动。
  • 然后备份其现有的oplog:
  1. mongodump –db local –collection ‘oplog.rs’ –port 37017
  • 进入mongo,将现在的oplog中最新的位置复制到tmp表(local数据库)中:
  1. use local
  2. db.temp.save( db.oplog.rs.find( { }, { ts: 1, h: 1 } ).sort( {$natural : -1} ).limit(1).next() )
  • 确认tmp中的数据:
  1. db.temp.find()
  • 删除原有的oplog:
  1. db.oplog.rs.drop()
  • 建立新的oplog(capped),下例为2G大小,可根据需求修改:
  1. db.runCommand( { create: “oplog.rs”, capped: true, size: (2 * 1024 * 1024 * 1024) } )
  • 将tmp中的数据存储到新的oplog中,并验证:
  1. db.oplog.rs.save( db.temp.findOne() )
  2. db.oplog.rs.find()
  • 关闭B节点,并恢复原有config配置,并在config中设置oplogSize为你之前设置的大小,并启动。
  • 继续对C节点进行如上操作,C节点完成后最后对主节点A进行如上操,作即可完成。
赞(5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MongoDB中文社区 » Mongodb 复制的纽带--Oplog

评论 2

评论前必须登录!

 

  1. #1

    文章标题改为oplog扩容更好点

    呵呵10年前 (2014-11-20)
  2. #2

    edm营销是什么